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考研真题答案复习笔记网课视频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在量子力学中.对每一个物理量A,都有一个厄米算符Â与之对应,若体系处在由波函数ψ(r,t)描述的态中.则在t时刻.对物理量A测量时所得的平均值A.t为(  )。[中南大学2010研]

A.

B.

C.

D.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物理量平均值定义为,分别为物理量本征值及取值概率,而,并考虑到正交归一化条件和力学量算符的厄米性,于是 .

二、填空题

1.体系处在用归一化波函数ψ(x)描述的状态.且此波函数可以按力学量A所对应的厄米算符Â的本征函数系展开.即认为k是归一的,则决定系数ck的表达式为______[中南大学2010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由题意,在上式两边乘以并积分得


考虑到正交归一化条件有


2.题1中设ak是算符Â的本征值,则力学量A的平均值Ā=______ [中南大学2010研]

【答案】查看答案

【解析】由平均值定义式以及正交归一化条件有

3.题1中当对体系进行力学量A测量时,测量结果一般来说是不确定的.但测量得到某一结果an的概率为______。[中南大学2010研]

【答案】,为确定查看答案

【解析】由题意,在上式两边乘以并积分得


考虑到正交归一化条件有


而概率应该为,为定值.

三、计算题

1.一粒子在力学量的三个本征函数所张成的三维子空间中运动,其能量算符和另一力学量算符的形式如其中a,b为实数.

(1)求的本征值和相应的归一化本征矢(用|u1>,|u2>和|u3>表示):

(2)证明的平均值不随时间变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

解:(1)由,令=可得

 I

由久期方程可得

解得能量算符的三个本征值 II

将II式中各个值代入I式中可以得到

时态矢,即

时态矢,即

态矢,即 .

(2)显然,故, III

其中k为的平均值

其中为3行的任意列矩阵,则=0,k=0  IV

由III式和IV式可知,即的平均值不随时间变化.

2.设质量为m的粒子处于势场V(x)=-Kx中,K为非零常数。在动量表象中求与能量E对应的本征波函数ΦE(p).[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研]

解:显然势场不含时,属于一维定态问题,而也属于正幂次级数

故有定态方程

     I

式中,令

则I式可以化为

令,上方程可化简为

 II

II式解得

其中C为归一化常数.

3.Q表缘的基矢有两个:{φ1,φ2},算符有如下性质:


(1)求Q表象中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2)已知粒子状态为,求测量力学量的可能值及相应的概率和平均值。[湖南大学2009研]

解:(1)先算出该算符在Q表象中的矩阵元。


设其本证函数为

则有 ①

由久期方程,解得,再代回①可得  

,对应本征函数为

,对应本征函数为 .

(2)粒子的力学量可能取值即其本征值.

由题意

时,相应概率为

时,相应概率为 .

4.设一维粒子的HamiltonianH,坐标算符为x。利用利用能量本征态的完全性关系,将用和E。,表出,其中是能量本征值为E。,的本征矢.[武汉大学2008研]

解:,则。利用,

可得。

于是,即 .

第10章 微扰论

10.1 复习笔记

一、束缚态微扰论

1.束缚态微扰论



代回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出

  (1a)

  (1b)

 (1c)

(1a),(1b),(1c)分别为一级近似能量,二级近似能量和三级近似能量.

非简并态微扰论:

(1)一级近似

设一级微扰近似波函数表示为



为不考虑微扰前的能级,令


则在一级近似下,能量本征值和本征函数分别为



上式中表示对n求和时,n=k项必须摒弃.

(2)二级近似

能量的二级修正为


所以在准确到二级近似下,能量的本征值为


能量的三级修正为


(17)

2.简并态微扰论

(1)简并态一级近似能量

假设不考虑微扰时,体系处于某简并能级,即


与非简并态不同的是,此时零级波函数,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其一般形式必为

  (2)

零级波函数(2)中的展开系数满足的齐次线性方程组


它有非平庸解的充要条件为

 (3)

上式是的次幂方程(有些书上称之为久期方程(secular equation),方程(3)必然有个实根,记为.这一系列值即一级修正能量,它相应的准确到一级微扰修正的能量为.

(2)简并态零级近似波函数

分别把每一个根代人方程(36),即可求得相应的解,记为于是得出新的零级波函数


如个根无重根,则原来的重简并能级将完全解除简并,分裂为条.但如有部分重根.则能级简尚未完全解除.凡未完全解除简并的能量本征值,相应的零级波函数仍是不确定的.

二、散射态微扰论

1.散射态的描述

(1)散射(微分)截面、散射总截面和散射振幅的定义


图10.1

设一束粒子以稳定的入射流密度(单位时间穿过单位截面的粒子数)入射.由于靶粒子的作用,设在单位时间内有个粒子沿方‘向的立体角中出射.显然,即



的量纲是面积,称为散射截面.如把沿各方向出射的粒子都计算算在内,即



称为总截面.

当时,散射波为往外出射的(outgoing)球面波的量纲是长度,称为散射振幅(scattering amplitude).

(2),和间关系


这就是散射截而(或称微分截面,或角分布)与散射振幅的关系,而总截面为


2.Lippman-Schwinger方程

对于力程为有限的势场,如假设入射波(入射粒子具有动量可取为,则散射问题归结为求解下列积分方程



上式即Lippman_Schwinger方程,它是一个积分方程.

最后的解如下


3.Born近似

(1)势能V(r)为一般情况

如把入射粒子与靶子相互作用V看成微扰,则作为一级近似解,微扰项中的可以用零级近似解代替,即


此即势散射问题的Born一级近似解.

最终得到散射振幅



(2)势能V(r)为中心势场

若V为中心势,则可得出




图10.2

散射截面为


4.全同粒子的散射

(1)粒子与氧原子核的碰撞

在方向测得粒子(不论是还是氧原子核)的微分截面为


(2)碰撞

散射振幅为因此微分截面为



(3)e-e碰撞

①极化了的自旋三重态或自旋单态电子

两个电子组成的体系,自旋态可以是单态(s=0)或三重态(S=1).前者相应的空间波函数对于交换空间坐标应要求是对称的,因此散射振幅为对于后者,则为所以微分截面为


②未极化的电子

设入射电子束与靶电子均未极化,即自旋取向是无规分布.统计说来,有概率处于单态(S=0),概率处于三重态.因此,微分截面为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1 设非简谐振子的Hamilton量表示为



为实数)

用微扰论求其能量本征值(准到二级近似)和本征函数(准到一级近似).

解:


能量的本征值和归一化本征态(无简并)为



利用Hermite多项式的递推关系




对于非简并态的微扰论,能量的一级修正为0,因为


能量的二级修正值为


由式(6)可知,只当m取(n-3),(n-1),(n+1),(n+3)四个值时才有贡献,即



由此可得


在准确到二级近似下体系能量值为


在准确到一级近似下,能量本征函数为


10.2 考虑耦合谐振子



(λ为实常数,刻画耦合强度).

(a)求出的本征值及能级简并度;

(b)以第一激发态为例,用简并微扰论计算对能级的影响(一级近似);

(c)严格求解H的本征值,并与微扰论计算结果比较,进行讨论,提示作坐标变换,令


称为简正坐标,则H可化为两个独立的谐振子。

【详细分析和解答见《量子力学》卷Ⅰ,518~521页】

答:Hamilton量为


其中与a分别表示两个谐振子的坐标,最后一项是刻画两个谐振子相互作用的耦合项表示耦合的强度,设比较小,把H中的


看成微扰,而取为


它表示两个彼此独立的谐振子,它的本征函数及本征能量可分别表为




则能量表示式可改为


由式(6)可以看出,对于情况,能级是简并的,简并度为(N+1).(为什么?)

以N=1为例,能级为二重简并,能量本征值为


相应的本征函数为与(或者它们的线性叠加).为表示方便,记


并选与为基矢,利用谐振子的坐标的矩阵元公式,可以求得微扰W=的矩阵元如下:



可得出能量的一级修正为


因此,原来二重简并的能级变成两条,能量分别为


能级简并被解除,类似还可以求其他能级的分裂,如下图所示.


本题还可以严格求解,作坐标变换,令


其逆变换为


容易证明


因此,Schrodinger方程


化为




于是方程(13)变为


是两个彼此独立的谐振子,其解可取为



相应的能量为


当时,由式(14),得


此时


例如,N=1的情况,(n1,n2)=(1,O)与(0,1),相应的能量分别为


能级分裂


这与微扰论计算结果式(8)一致.

10.3 一维无限深势阱(0<x<a)中的粒子,受到微扰作用


求基态能量的一级修正。

解:一维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能量本征值为


相应的能量本征函数(不简并)为


按照非简并态微扰论,能量的一级修正值为


所以基态(n=1)能量的一级修正为


10.4 实际原子核不是一个点电荷,它具有一定大小,可近似视为半径为R的均匀分布球体,它产生的静电势为


Ze为核电荷,试把非点电荷效应看成微扰,


计算原子的1s能级的一级微扰修正.

【解答见《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8.16题.】

8.16 在原子结构的计算中,通常将原子核当作点电荷处理,实际上原子核不是点电荷,它有一定的大小.

(a)以R表示原子核半径,设核电荷(Ze)均匀分布于半径为R的球内,试用微扰论(一级近似)估算这种核的有限大小效应对原子的1s电子能级的影响,(1s电子波函数取为类氢离子波函数.)

(b)设核电荷分布于半径为R的球壳上,1s电子的能级修正又如何?

解:(a)用Gauss定理不难求出球形电荷分布的静电势为


电子的势能为,而视核为点电荷时电子的势能为,二者之差


可以视为微扰,类氢离子中1s轨道电子波函数为



为Bohr半径,1s能级的微扰论一级修正为


由于核半径R远小于原子半径积分时可取


从而求出


其中


为类氢离子基态能级.

(b)视核电荷Ze为球壳电荷分布,容易求出静电势为


因此,微扰作用势为



类似于(a)的计算,给出能级修正为


讨论:(a),(b)两种情况的能级修正,数量级相同,和E1s本身相比,约为


由于核半径而.故上式右端不超过如换成原子(以μ子代替电子),情况将大不一样,如Z很大,子的轨道半径可以接近甚至小于核半径,这时核的有限大小将对原子的1s能级产生巨大影响.

10.5 设氢原子处于n=3能级,求它的Stark分裂.

【解答见《量子力学习题精选与剖析》[上],8.23题】

8.23 将类氢离子(核电荷Ze)放在电场(沿z方向)中,求第三条能级(n=3,不考虑自旋和相对论效应)的Slark分裂.

解:加电场前,能级共对应9个状态,量子数(nlm)的取值分别为

(300);(311),(310),(31-1);(322),(321),(320),(32-1),(32-2)

视外电场为微扰,微扰作用势为


零级波函数,的函数形式为由于和对易,作用于的结果,磁量子数m不变,又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