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真题答案马哲考研试卷解析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实践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实践。因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14.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特点是(  )。

A.发扬人道主义,提倡以人为本

B.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

C.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D.反对科学主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人本主义主张超越理性,不仅要注重理性,而且更应该注重“非理性”,认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涵括人生价值的研究方法,强调哲学必须超越“知识论”,注重对人类生存的状态、价值进行研究。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改变,这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前进的新生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思想发展的顶峰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哲学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BD两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对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并不能穷尽了一切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改变是因为其是哲学思想继续前进的新生起点。

16.“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存在就是被感知”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17.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

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与旧哲学的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1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个哲学流派。二者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9.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世界统一于精神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AB两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D项,属于不可知论。

20.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  )。

A.实践本质的分歧

B.意识能动性的分歧

C.意识本质的分歧

D.世界本质的分歧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一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本质是物质还是意识的分歧。

2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

A.朴素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 

B.辩证的唯心主义和历史的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2.哲学史上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它是(  )。

A.唯心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B.唯物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C.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后导致唯心主义

D.独立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外的一个哲学派别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二元论”是指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2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项,哲学不等同于各门具体科学,更不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所谓“科学之科学”。C项,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D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强调的是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24.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不可知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是指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

2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先验论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说明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人能够积极主动地感觉、反映外界事物,即人具有主体性。集中表现为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由于不同的目的,在观察、感觉、反映时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所获得的认识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这段话就是说明了“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6.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传统“上帝观”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但强调“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则体现出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7.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心想事成”表达的是一种意识的决定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28.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学说

B.世界的本质只有一个的哲学学说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哲学学说

D.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元论”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29.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的哲学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唯物主义

D.宗教哲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宇宙之砖”“万物的始基”“原初物质”属于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0.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指(  )。

A.包括一切哲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不包括旧哲学

D.一切正确反映时代本质要求的哲学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3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把哲学划分成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肯定存在、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思维、精神则是第二性的;唯心主义则认为思维、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

32.下列观点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

D.具体科学可以脱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它不是一门具体科学也不能代替具体科学;而具体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3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人和自然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34.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分离

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

C.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

D.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把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片段、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这就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

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经院哲学

C.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D.17、18世纪资产阶级哲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6.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  )。

A.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B.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C.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D.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主要有两个,即发现了剩余价值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伟大的贡献是就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37.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是(  )。

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D.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实践创造了历史,并统一了自然观和历史,传统唯物主义之所以解释历史失败,或者陷入唯心,就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主观和客观相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的关键就在于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活动。

38.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是因为它(  )。

A.并不以科学为基础

B.可以囊括一切科学

C.给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

D.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AB两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它不是一门具体科学,也不能代替具体科学。CD两项,具体科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研究。

39.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它的革命性

B.它的能动性

C.它的科学性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0.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可知论

D.认识论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恩格斯首先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①第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②同一性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同一的,是否可以认识。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与时俱进的,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

B.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革命的、批判的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E.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

【答案】ABDE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C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  )。

A.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B.实用性和有效性的高度统一

C.系统性和具体性的高度统一

D.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E.确定性和变化性的高度统一

【答案】A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主题,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深刻地阐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哲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E.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答案】AC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表现为与就哲学的唯心主义、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中国化(  )。

A.是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B.是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C.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批判继承的过程

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指导和运用于中国实践,从而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

E.是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左”和“右”的错误思想斗争中不断进行科学的哲学总结而逐步实现的

【答案】ABCDE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充分证明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  )。

A.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

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

C.创立了唯物史观,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科学,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E.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解决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现成答案

【答案】BCD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无论从内容、对象以及社会作用上都与旧的哲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主题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A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相对真理不是绝对真理,E项,只能提供指导而不是现成答案。

7.下列科学发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宇宙大爆炸论

D.细胞学说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答案】ADE查看答案

【解析】19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8.科学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

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

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

E.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

【答案】ABCDE查看答案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包括,即第一性问题和同一性问题,科学地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就能正确认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以及世界可知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而能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路线、哲学的党性原则等

9.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

B.坚持物质决定精神的观点

C.主张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D.反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观点

E.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答案】CE查看答案

【解析】“二元论”是主张世界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性质不同、互不依赖、彼此平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

10.一切哲学都是(  )。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E.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科学

【答案】AC查看答案

【解析】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B项,不是一切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E两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1.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表现为(  )。

A.它们都是对世界总的看法

B.宗教就是唯心主义哲学

C.宗教是粗鲁的拙劣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精致、狡猾的宗教

D.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E.唯心主义哲学提倡抽象思辨,宗教宣扬虔诚信仰

【答案】ACDE查看答案

【解析】唯心主义是一种抽象的哲学形态,而宗教神学却是人自己创造出来压制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唯心主义哲学注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思辨,而宗教强调建立在体验或幻想上的信仰。

1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的有(  )。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否定,积极继承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答案】CDE查看答案

【解析】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哲学中的基本问题是何为本原,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为世界本原即唯物主义观点,同时批判继承了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3.宗教中的上帝观在当代越来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下列命题中表明了这一特点的有(  )。

A.上帝是实体的存在

B.上帝代表爱

C.上帝就在我心中

D.人的意志、欲望、直觉决定一点 

E.上帝创造世界

【答案】BC查看答案

【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是指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B项,是把爱当做是一种主观感觉和意识,认为上帝就代表了爱,是主观唯心主义。C项,上帝就在我心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4.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  )。

A.一元论哲学

B.决定论哲学

C.坚持物质第一性

D.能动的反映论 

E.坚持唯物史观

【答案】ABC查看答案

【解析】D项,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不是所有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所有唯物主义哲学都坚持反映论,但反映论有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与积极能动的反映论的区别。E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利,在其之前的哲学,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主义哲学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15.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 

A.前者是自觉建立的,后者是自发形成的

B.前者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后者是零碎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有阶级性,后者无阶级性

E.前者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后者是人生的意义

【答案】AB查看答案

【解析】AB两项,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比较零碎、不自觉、不系统。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对世界观的各种问题、观点用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作出系统的理论概括和总结。CD两项,无论是哲学还是一般人的世界观都对人的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都具有阶级性。E项,世界观是指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而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而不能将二者等同。

16.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  )。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经验论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E.反映论的观点

【答案】BC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