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研真题答案复习重点
25平板表面涂布法操作步骤是什么?
答:平板表面涂布法操作步骤如下:
(1)稀释样品:方法与稀释平板法中的稀释方法和步骤一样。
(2)倒平板:将融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凝后即成平板。
(3)涂布:用无菌移液管吸取一定量的经适当稀释的样品液于平板上,用三角刮刀在平板上旋转涂布均匀。
(4)培养:送恒温培养葙培养,如果培养时间较长,次日把培养皿倒置继续培养。
(5)结果观察:待长出菌落,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26在多管发酵的初步发酵试验中各试管出现如下情况:
(1)培养基红色不变为黄色,小倒管没有气体,即不产酸不产气,为阴性反应;
(2)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小倒管有气体产生,即产酸又产气,为阳性反应;
(3)培养基由红色变为黄色说明产酸,但不产气,仍为阳性反应;
(4)小倒管有气体,培养基红色不变,也不浑浊。
请指出各情况表明的实验结果。
答:(1)表明无大肠菌群存在;
(2)表明有大肠菌群存在;
(3)表明有大肠菌群存在;
(4)表明操作技术上有问题,应重做实验。
以上结果为阳性者,说明水体可能被粪大肠杆菌污染,需进一步实验。
27噬菌体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噬菌体分离的基本原理如下:
(1)噬菌体对宿主的高度专一性,利用敏感菌株—宿主去培养和发现它们;
(2)根据噬菌体感染宿主并使它裂解,可在敏感菌株(即宿主)的琼脂平板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噬菌斑,一个噬菌体可形成一个噬菌斑,因此可计数,并可从中挑出噬菌斑继续纯化。
六、论述题
1试述显微计数的基本方法。
答:显微计数通常用来测微生物单细胞的数量,大一点的细胞如酵母菌用血球计数板,小一点的细胞如细菌用细菌计数板。该测数方法不能区别死活细胞,测出的是微生物总的细胞数量。血球计数板和细菌计数板构造相似,计数区的面积都是1mm2,两者的差别在于血球计数板的深度为0.1mm。细菌计数板的深度为0.02mm。无论是血球计数板还是细菌计数板计数区都划为25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又划为16个小格。所以每小格的体积为1/4000mm3或1/20000mm3。
计数时,先在显微镜下找到计数区,然后将菌液稀释到适当浓度,取少量菌液滴在计数区上盖上特制盖玻片,亦可先盖盖玻片。然后用吸管将菌液从计数板上的沟里加入。靠菌液的表面张力充满计数区。
计数时采取五点取样法数数,即四角各取一个大方格,再在中央取一个大方格。计数时大方格四周压线的细胞只数两边,以防增加数量。
将5个大方格的菌数加起来除以80得出每个小格的菌数,再乘以4000即为1mm3的菌数,再乘上1000即为1ml的菌数,乘上稀释倍数即为样品含菌数。
2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答:(1)首先要根据分离对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若要分离真菌应选用马丁-孟加拉红培养基;若要分离细菌应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若要分离放线菌应选用高氏培养基。
(2)土样采回来后,用常规的十倍稀释分离法进行稀释分离,若分离细菌,一般稀至10-8,若分离放线菌,一般稀至10-6;若分离真菌,一般稀至10-6。取最后三个稀释度倒平板获得单个菌落。
(3)将平板上出现的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若不纯,应将培养的单菌落斜面再次进行稀释分离。倒平板获得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反复几次直到得到菌体单一的单菌落方可认为是某一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3按培养基功能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之。
答:培养基是指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按基功能的不同可将培养基划分为:
(1)加富培养基(enriched medium)根据培养菌种的生理特性加入有利于该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该种微生物则会旺盛地大量生长,如加入血、血清、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微生物。加富培养基主要用于菌种的保存或用于菌种的分离筛选。
(2)选择培养基(selectic medium)根据某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纤维素选择培养基。还有在培养基中加入对某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而对所需培养菌种无影响的物质,从而使该种培养基对某种微生物有严格的选择作用。如ss琼脂培养基,由于加入胆盐等抑制剂,对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无抑制作用,而对其他肠道细菌有抑制作用。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cial medium)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指示剂的显色反应用以鉴定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如远滕氏培养基中的亚硫酸钠使指示剂复红醌式结构还原变浅,但由于大肠杆菌生长分解乳糖,产生的乙醛可使复红醌式结构恢复,可使菌落中的指示剂复红,重新呈现带金属光泽的红色,而同其他微生物区别开来。
4资料显示某些芽孢杆菌具有分解和利用淀粉的能力,请设计方案从自然界中筛选一产淀粉酶的菌株,并简要分析各主要步骤的依据。
答:(1)采样:在食品厂和粮食加工厂等日常接触淀粉较多的水沟旁的土壤中采集菌样。因此处含淀粉较多,易分离出淀粉酶产生菌。
(2)增殖培养:通过热处理,使得样品中的芽孢杆菌得以保留和繁殖。先将样品稀释液经过80℃,10分钟的水浴处理,将所有的营养细胞(包括芽孢杆菌的营养细胞)全部杀死而保留芽孢,然后再进行增殖。在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的营养型细胞对热敏感,在60~70℃,10min即被杀死,而芽孢则能抵抗100℃甚至更高的温度。
(3)纯种分离:由于各种微生物对营养要求有所差异,所以控制增殖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对“浓缩”目的菌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利用控制营养成分的方法,用可溶性淀粉作为唯一碳源,待单菌落形成后,将平板置冰箱过夜,由于可溶性淀粉常温下在培养基中不产生浑浊,但在低温环境中溶解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浑浊,所以若某菌周围形成透明圈,则说明其能分泌淀粉酶,即为目的菌。将得到的菌种进行纯种分离,一般纯种分离常用的方法有四种,即涂布平板分离法,倾注平板分离法,平板划线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培养基中可以以淀粉为唯一碳源,根据分离的纯种菌所形成的透明圈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其产淀粉酶的能力。
(4)筛选:对诱变获得的纯培养菌种进行生产性能测定,从中选出适合生产要求的菌种。筛选工作分为初筛和复筛两步进行,初筛以量为主,对所有分离菌种进行略粗放的生产性能测试(直接将菌种接种摇瓶,每株菌接种一个摇瓶,选出其中10%~20%生产潜力较大的菌种)。复筛以质为主,对经初筛所获得的少量生产潜力较大菌种进行比较精确生产性能测试,复筛可反复进行多次,直到选出产酶性能最佳的一株菌种。
(5)保藏:将筛选出的菌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保藏。
5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答: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的原因如下:
(1)养分
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盐类和有机物。土壤水中含有微生物所需要的氮素养料和各种盐类;土壤中有机质是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此外,含氮、磷等有机物分解时尚可供给氮、磷、硫等养分。土壤中也含有微生物所需的维生素类和生长促进物质。
(2)水分及渗透压
土壤中含有足够水分以供微生物生活。
(3)空气
土壤具有孔隙性。土壤团粒间充满空气,利于微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生活;在渍水土壤中则以厌氧微生物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占优势。
(4)pH
土壤中溶液pH一般在中性左右,缓冲性较强,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即使在较酸或较碱的土壤中也有不同类型微生物生长,例如在偏酸性土壤中,真菌活动较旺盛。
(5)温度
土壤温度因地区和季节而有不同,而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其温度变化在10~25℃,这个温度范围适宜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土壤温度比大气温度变动的幅度小,而且越到下层越稳定。
综上,从土壤中所具备的养分、水分、空气、pH和温度条件来看,可以说明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选择题
1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 )。
A.印片时不能移动
B.染色
C.染色后不能吸干
D.A和C
【答案】D
2加热法染芽孢的染料通常是( )。
A.孔雀绿
B.结晶紫
C.复红
D.番红
【答案】A
3复红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 )。
A.玻片干净
B.染料新鲜
C.菌体活化适当
D.A、B、C
【答案】D
4酵母菌的菌落类似于( )。
A.霉菌菌落
B.链霉菌菌落
C.细菌菌落
D.放线菌菌落
【答案】C
5指出错误的回答,真核微生物包括有( )。
A.真菌
B.黏菌
C.支原体
D.原生动物
【答案】C
6子囊菌亚门的主要特征是( )。
A.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B.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C.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孢囊孢子
D.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答案】B
7担子菌亚门的主要特征是( )。
A.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
B.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
C.菌丝无隔,有性生殖产生节孢子
D.菌丝有隔,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
【答案】B
8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
A.有隔菌丝
B.无隔菌丝
C.假菌丝
D.双核菌丝
【答案】C
9脉孢菌(Neurospora)的有性生殖产生( )。
A.内生子囊孢子
B.外生子囊孢子
C.内生的卵孢子
D.内生的接合孢子
【答案】A
10根霉菌的假根是长在( )。
A.基内菌丝上
B.气生菌丝上
C.匍匐菌丝上
D.附属菌丝上
【答案】C
11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
A.氢键
B.肽键
C.甘氨酸五肽
D.糖苷键
【答案】B
12从土壤中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菌能产生荧光色素,此色素存在于或扩散到( )。
A.细胞中
B.培养基中
C.黏液中
D.菌体表面
【答案】B
13细菌的细胞核是( )。
A.裸露的DNA分子
B.D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RNA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D.DNA分子被膜包围的染色体
【答案】A
14肽聚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 )。
A.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
B.L-丙氨酸-D-谷氨酸-L-鸟氨酸-D丙氨酸
C.L-丙氨酸-D-谷氨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D-丙氨酸
D.L-丙氨酸-D-谷氨酸-L-二氨基丁酸-D-丙氨酸
【答案】C
15在以下四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中,不含叶绿素和菌绿素的是( )。
A.红螺菌
B.蓝细菌
C.衣藻
D.嗜盐菌
【答案】D
【解析】红螺菌含叶绿素,蓝细菌和衣藻含有叶绿素,嗜盐菌含有视紫红质。
16存在于真核微生物细胞中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其作用的最适pH一般都在( )左右。
A.pH 8
B.pH 7
C.pH 6
D.pH 5
【答案】D
【解析】溶酶体是由单层细胞膜包裹、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小球形、囊泡状细胞器。它含有40种以上的酸性水解酶,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内起消化作用。
17在接合菌、子囊菌和担子菌等高等真菌的线粒体中,嵴的形状多为( )。
A.管状
B.板状
C.螺旋状
D.根状
【答案】B
18有一种酵母菌即( )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引起人体患鹅口疮、阴道炎和肺炎等。
A.热带假丝酵母
B.白假丝酵母
C.产朊假丝酵母
D.球形假丝酵母
【答案】B
19酵母菌细胞的直径约比细菌的直径大( )。
A.2倍
B.5倍
C.10倍
D.100倍
【答案】C
20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 )。
A.子囊菌亚门
B.担子菌亚门
C.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
D.接合菌亚门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