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实务考研真题答案网课视频

第四章 新闻采访方式及基本要求

一、名词解释

1.视觉采访(郑州大学2007研)

答:视觉采访,简言之,是指用眼睛采访。视觉采访主要发挥眼睛的作用。记者在采访时,视觉采访往往和直面采访同步进行,例如在访问时,不仅口问,而且眼看。有时候,视觉采访也可以独立进行,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对记者而言,视觉采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最主要的可概括为六个方面:接收信息;发现线索;识别美丑;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捕捉情景。

2.连线采访(四川大学2008研)

相关试题:电话采访

答:连线采访,即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距离又远的情况下最能发挥优势,不光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快餐式采访。与一般的面对面的采访相比,电话采访有着快速、方便、轻松三个优势。

电话采访虽然有着以上优势,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短处: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和采访对象间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谈话的内容,也就难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在通话时间长短上的自由,因此双方交谈便难以达到具体、深刻的地步,记者得到的材料往往难免肤浅。电话传输线路的物理性干扰,尤其是远距离通话,难免因噪音干扰,而使信息的传递失真、失误。

3.隐性采访(中央民大2017年研;西南大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南开大学2010研;江西师范大学2009研;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中国政法大学2007研;云南大学2004研;兰州大学2002研)

答: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暗访。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隐性采访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要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4.易地采访(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易地采访是一种开放式的采访活动方法,可以开阔记者的眼界,还可以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一种很好的采访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易地采访已从个别新闻单位少数记者的活动,变成全国性的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业务活动。

5.现场观察(上交2007研;中央民族大学2005研;复旦大学2003研)

答: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如何强化视觉功能,有其突出的意义。现场观察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能激发鲜明、生动的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能为通俗地理解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现场观察有两种:同步观察,即跟踪新闻事实发生发展过程的观察,这是获取具体生动情节、绘声绘色描述现场情景的基本途径;事后观察,主要在于加深对人物、事物及其周围环境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它们都是记者获取事实的重要方法。对于掌握第一手材料,捕捉有特点的细节,增强对事物及其现场情景的具体感受,以及验证间接材料尤为重要。

6.现场报道(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

答: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现场报道的特征是:主客观音响的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主述与背景);地点的不可变性;即时性;直观性与描述性。其优势是:有利于发挥广播短、平、快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广播的音响优势,能产生很强的现场感。短处是:地域跨度较大或时间跨度大的新闻内容,不适宜采用这种方式;现场报道受报道形式的局限,往往容易表象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录音采访的特点及其采访要求。(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1)录音采访的特点

录音采访就是指电台记者采用录音机去采集广播新闻所需的音响。它的特点在于广泛运用各种实况音响。可以充分发挥人物讲话录音和其他实况音响的表现优势,在采录制作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2)录音采访的采访要求

做好录音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详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好提问的重点与采访的计划,避免录不到需要的材料。

掌握好录音技巧,学会一次性成功采录的本领。许多重大的录音报道,既不能提前录音,也不能事后补录,在只能一次录音的场合,记者的录音技巧一定要熟练与过硬。

深入现场,采录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有个性特点、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说明意义的音响,它能使听众亲临其境,引人人胜。

摆脱音响十分清楚干净的束缚。生活中充满各种声音,在录音采访时,人们很难找到一块没有任何杂音的地方。要突出报道中需要的主要声音,但不必排斥一切杂音。在不妨碍音响质量的前提下,有些杂音存在,更增加可信度。

2.评述电话采访的得失。

答: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

1)电话采访的优势

电话采访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快捷。它突破了采访必须见到采访对象本人所带来的某些时空局限,对提高工作效率赢得时间极为有效。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快餐式采访

电话传播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远距离的情况下,最能发挥电话采访的优势,不光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电话采访的不足

受制于技术条件,电话采访不像面访,记者无法自始至终握有主动权,采访对象可能随时切断通话。

电话采访只有一问一答的谈话内容,缺乏感情色彩。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通常调用声音、表情、服饰、姿态等多种媒介,表达丰富含义,但电话采访仅限于声音,记者访问采访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狭隘。

3.怎样认识互联网采访这一全新的采访方式?

答:在互联网上采访,实际上也就是利用互联网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为采访服务的问题。

1)互联网上采访的方式

了解最新信息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而且信息资源是共享的,现在全世界上网的新闻媒体难以计数。

拓展消息来源

网上的信息取之不尽,新闻线索也用之不竭,消息来源的范围大大拓展了。网络空间中的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一个民间记者发布信息的场所,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报道任何事情,但不排除有些报道的虚假和错误。

运用网络进行调查

传统的调查研究方式包括座谈,面对面的个人访问或者是发放问卷等,互联网络为调查研究提供了新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将问卷送到电子公告板上,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反馈,可以拥有众多的受众。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专业化,现在已出现了大量专为便利网民进行各项调查的各类专业网站。记者可以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上挂在调查网站上,然后相关被访人员只要登录网站,快速在线填写,之后调查网站便会根据问卷填写状况,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结论。但是,由于网络上的交流多以匿名的或化名的方式进行,所以回答的真实程度受到影响,这就要求问卷设计必须详尽和科学化。

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工具进行采访

对记者,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电子邮件这个采访工具。由于缺乏互动性,电子邮件采访不便于追问和即时传播。空间距离的存在使面对面的访谈十分困难,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就能克服这一障碍,而且可以接触到任何一位你感兴趣的客体,包括国家元首。除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之外,现在更多的记者倾向于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各种采访,例如QQMSNICQ等多种聊天工具。

收集背景资料

收集背景资料是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互联网,记者们收集新闻背景资料不用发愁,只需接通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就能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有关资料。互联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现在网上有成千上万个数字化的图书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互联网将使全世界的资料库为你所用,不存在资料匮乏的问题,只存在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资料的问题。

同谣言作斗争

谣言不是新闻。造谣者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影响社会安定,破坏生产与工作秩序。记者网上采访,要提高识别谣言的能力,不光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而且要积极地同谣言作斗争,要运用舆论的力量揭穿谣言。

2)互联网采访中应树立的观念

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传媒工作的新闻记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采访方式,要想从互联网采访中获益,记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树立补课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信息时代对记者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二是掌握外语,提高外语阅读的能力。互联网使地球变成了信息交流的村庄,在这座村庄里,英语仍然是主导语言,不懂英语便无法接触许多信息,也不能运用电子邮件对外进行采访。因此,在致力于互联网上发展中文站点的同时,记者有必要掌握英语这个网络主导语言,否则大量信息会失之交臂。

树立法制观念,了解并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问世的媒体,目前对其管理尚不够完善,以致出现了诸如通过网络传播黄毒侵入他人空间等负效应,我国相应的法规也已相继问世。

树立网络规范的观念,有序操作

遵循网络的共同规范是网民应尽的义务,网络规范不是指外部的强制规定,而是指网络自身要求的一些运作方式。

4.现场观察对新闻采访的重要作用。(中央民大2009研;兰州大学2001研)

答:现场是新闻事实存在的依托和表现形态。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现场。现场观察活动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现场观察活动,可以使记者减少口述人或者书面资料这些中介环节,直接从新闻事实源那里取得第一手材料,从而能够比较有效地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增强新闻事实的说服力,当然,这得有赖于记者观察力的准确无误。同时,这种由观察直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还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可以核实那些经过中介环节而得到的间接性材料的真伪。

2)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关键词:新闻传播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