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 影视制作基础历年考研真题答案
章节题库
第1章 摄像基础
一、填空题
1.电视摄制方式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ENG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FP电子现场制作方式;ESP电子演播室摄制方式
2.摄像机无带化存贮介质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光盘;硬盘;存储卡
3.按图像质量档级分类摄像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级摄像机
4.持机方式分为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固定机身方式;徒手持机方式
5.电视摄像的拍摄要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平;稳;准;匀
6.三角形机位布局可有三种基本变化,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外反拍;内反拍;平行三角形布局
7.摄影通常称为______,是用______为工具,用______绘画。
【参考答案】照相;照相机;光
8.传统摄影是一个______过程,影像存储在______上。
【参考答案】光化学;感光片
9.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本质上的不同点是:传统摄影是______过程,数码摄影是______过程。
【参考答案】光化学;光电
10.目前,数码摄像机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参考答案】磁带;光盘;闪存;硬盘
11.随着数码摄像机存储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数码摄像机依据记录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数码摄像机、______数码摄像机、______数码摄像机和______数码摄像机等。
【参考答案】专业;DVD;硬盘;高清
12.液晶显示器不仅可以做取景器,还可以用以拍摄效果的______和各种信息的______。
【参考答案】回放;显示
13.1024*768分辨率的像素是______万, 1280*l024分辨率的像素是______万。
【参考答案】100;130
二、选择题
1.摄像机的扫描格式隔行和逐行一帧的数据量与两场的数据量的关系是( )。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D.差不多
【参考答案】A
2.摄影机上的快门是( )。
A.电子快门
B.机械快门
C.镜间快门
D.镜后快门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机械快门是用弹簧或是电磁手段,控制几片叶片的开闭,让镜头获得指定时间长短的“见光机会”,控制光线进入时间的装置。机械快门的寿命很长,因为里面齿轮通常是黄铜,所以可以自润滑,没有润滑油都可以很顺畅。数码单反现在大多是机械快门,寿命5~10万。
3.采集视频的策略和方法,哪一个较优?( )
A.按一定思路分段采集内容,如按拍摄时间、内容分类、或只对自己所需要的镜头等办法对一盘带子上的内容进行分段采集
B.通盘采集
C.想起什么采集什么,无所谓
D.依据兴趣和爱好采集
【参考答案】A
4.调节摄像机的哪个部件可以使成像清晰( )。
A.聚焦环
B.光圈
C.变焦杆
D.快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聚焦环用来控制成像的清晰度。光圈控制镜头孔径大小;变焦杆控制成像的大小;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的时间。
5.能吸收剧烈的震动,可确保摄像机在不稳定的运动中拍摄到相对稳定的画面的装置是( )。
A.三脚架
B.防震架
C.升降机
D.快门线
【参考答案】B
6.我国使用的电视制式是( )。
A.PAL
B.NESC
C.SECAM
D.CMOS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PAL制式是电视广播中色彩编码的一种方法。全名为 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PAL有时亦被用来指625线,每秒25格,隔行扫瞄,PAL色彩编码的电视制式。PAL制式中根据不同的参数细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G、I、D等制式,其中PAL-D制是中国大陆采用的制式。
7.摄像机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最优,图像质量最好( )。
A.广播级
B.专业级
C.家用级
D.业余级
【参考答案】A
8.电视画面以每秒( )帧静态画幅的速度连续不断的变换画面内容,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现象使画面更真实的描述运动。
A.25
B.24
C.28
D.36
【参考答案】A
9.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
A.寻像器
B.话筒
C.摄像机机身
D.镜头
【参考答案】B
10.摄像机是一种将景物图像的( )和外界的声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以实现记录或重放的电子设备。
A.光信号
B.磁信号
C.热信号
D.微波信号
【参考答案】A
11.摄像系统包括光学系统、( )、和电路系统。
A.电机组件
B.光敏器件
C.机械系统
D.光电转换系统
【参考答案】D
三、名词解释
1.信噪比
答: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它是不同档次摄像机的主要指标,又称为讯噪比。一般来说,信噪比越大,说明混在信号里的噪声越小,声音回放的音质量越高,否则相反。信噪比一般不应该低于70dB,高保真音箱的信噪比应达到110dB以上。信噪比数值越高,噪音越小。
2.最低照度
答:测量摄影机感光度的一种方法。最低照度是摄像机开到最大光圈使用最大增益时,让图像电平达到规定值所需的照度。最常用的测量最低照度的方法称为目标照度法,目标照度表示有多强光线到达CCD表面放置的位置,有三项主要的参数决定结果。就是F值、色温、反射率。
3.视听语言
答: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是电影的艺术手段,是利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来表达特殊意义,讲述故事,表达内容与情感的方法,是一种电影创作者与观众沟通的符号系统。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固定画面摄像,其基本拍摄要求是什么?
答:(1)固定画面摄像
所谓固定画面摄像,是指在摄像机机位、镜头光轴和镜头焦距均固定不变的状况下所进行的摄像。
(2)基本要求
①画面要稳定,宁晃勿抖;
②构图美观,注意画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③曝光准确,焦点聚实;
④设计和营造画面动感;
⑤注意前后画面的组接连贯性。
2.肩扛摄像机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肩扛时要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站立,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右肩扛住摄像机身,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右肘放在胸前,作为摄像机的一个支撑点。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右眼贴在寻像器遮光罩上,通过放大镜观看寻像器中的被摄图像,这时脸部也是使摄像机稳定的一个重要支撑点,要控制呼吸。
3.简述持机摄像的要领。
答:持机摄像的要领是稳、平、准、匀。
(1)稳
①正确的持机姿势和方法;
②尽量使用广角镜头;
③尽量使用三脚架或其他辅助支撑。
(2)平
一般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要“横平竖直”。
(3)准
①聚焦要准,画面应该是清晰的;
②构图要准,准确地摄取一定的景物范围;
③曝光准确,景物亮度合适;
④色彩还原要准,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4)匀
①匀是指在运动摄像时速度要匀,保证节奏的流畅和连续性;
②起幅和落幅的拍摄要匀 避免“拉风箱”和“刷墙”式的拍摄;
③可以利用镜头上的电动装置以及带有阻尼的三脚架、云台、移动车等,来形成运动的匀速变化。
第2章 基本镜头语言
一、填空题
1.视点的定位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要素。
【参考答案】距离;方向;高度
2.视点的不同形成了______镜头和______镜头。
【参考答案】主观;客观
3.根据镜头视角的大小,镜头分______镜头、______镜头、______镜头、______镜头等。
【参考答案】标准;广角;鱼眼;望远镜头
4.如果需要拍摄景深大的景物,______模式是最佳的选择。
【参考答案】全景曝光
5.普通风光摄影是指在普通天气和普通场合下的______和______摄影。
【参考答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6.人物的拍摄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参考答案】摆拍;抓拍;摆\抓结合
7.镜头切换是指前一个镜头的最后一个画面结束,______的第一个画面开始的过程
【参考答案】后一个镜头
二、选择题
1.对画面所需的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安排的方式称为( )。
A.框架
B.景深
C.构图
D.影像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电视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三个要素构成。其中,构图即画面布局,是指对画面所需的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安排。
2.利用画面景深的( ),可以突出主体、表现纵深感、创造形式美。
A.虚实关系
B.深度关系
C.对比关系
D.空间关系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画面景深是指画面主体与景物的清晰度,体现其间的空间感和虚实关系。而利用画面景深的虚实关系,可以突出主体,表现纵深感,创造形式美。
3.轴线是指为了在活动画面组接时,保持同一场景中物体运动方向的一致、人物交流关系的合理,要求拍摄时摄像机的位置保持在同一侧的( )以内。
A.75°
B.90°
C.180°
D.360°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轴线,是指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假定的直线。在方向性较强的人物或物体的拍摄中,往往存在着一条假想的轴线,摄像机要在假想轴线的一侧,即180°以内设置机位,以保证正确处理人或物体在画面中的方向。
4.视听语言的最小单位是( )。
A.构图
B.镜头
C.框架
D.图示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镜头是视听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影视作品的基本表意单元。它由静态和动态的画面组成,有固定镜头、运动镜头、长镜头等类别。
5.把镜头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从而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基础的是( )。
A.大卫·格里菲斯
B.麦克斯·林戴
C.埃德温·鲍特
D.梅里爱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1915年,大卫·格里菲斯创作了《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这两部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显赫地位的两部电影。在这两部影片中,格里菲斯把镜头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基础,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格里菲斯是电影艺术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6.影视中的长镜头主要是指( )。
A.不间断的镜头
B.时间长的镜头
C.距离远的镜头
D.运动中的镜头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这里的“长镜头”,是指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7.中景是景别中表现画框中被拍摄人物的( )。
A.胸部以上
B.肩部以上
C.膝盖以上
D.全身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8.景别中( )常用来表现宏大的场面,显示气势、气氛。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远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9.近景一般表现的范围是( )。
A.人物身体膝盖以上的景别
B.人物全身的景别
C.人物身体胸部以上的景别
D.人物身体肩部以上的景别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10.( )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全景作为摄像的专业术语,是用来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全貌的景别。全景中一般包括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交代,因此对于影片的一个场景来说,是由全景确立其空间关系和其它影像元素的总体基调。
11.( )是表现成年人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近景作为摄像的专业术语,是表现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一般其面积占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它也是很日常化的视点。
12.( )是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景别。
A.全景
B.中景
C.近景
D.特写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景别是被拍摄的事物(可以是人、物或环境)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特写作为摄像的专业术语,是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在特写中,环境几乎完全隐退,而只保留创作者刻意突出的观看主体。当表现人物时,它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
13.镜头与镜头的衔接处称( )。
A.镜头剪辑
B.剪接点
C.转场
D.表现剪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剪接点是镜头与镜头衔接处,或称切换点,用于镜头之间的组接,以保证镜头转换的连贯与流畅。
14.不属于画面特技的是( )。
A.淡出淡入
B.长镜头
C.定格
D.快动作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画面特技是指电视的画面特技建立在电子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主要指运用数字特技进行的特殊的画面制作技巧。常用的电子特技有:淡出淡入、叠化、划像、抠像、定格、版画效果、马赛克效果、镜面效果、多画屏、快动作、慢动作。
15.( )指的是把某一帧图像在屏幕上固定住,从连续活动的图像中获得一幅静止的画面。
A.快动作
B.抠像
C.镜面效果
D.定格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定格是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16.电影中降格拍摄获得的画面呈现出( )视觉效果。
A.慢动
B.加速
C.正常
D.快速
【参考答案】B
17.电影中升格拍摄活的画面与电视后期做慢动效果的视觉差异表现为升格获得的画面动作更( )。
A.流畅
B.不流畅
C.没有区别
【参考答案】A
18.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范围是( )。
A.色彩
B.光线
C.物距
D.景别
【参考答案】D
19.用( )角度拍摄的画面,有助于突出人物的轮廓线条。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D.仰拍
【参考答案】B
20.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是( )。
A.主体
B.陪体
C.空白
D.前景
【参考答案】A
21.具有一定悬念效果的拍摄角度是( ),它通常给人一种企盼心理。
A.正面角度
B.侧面角度
C.斜侧面角度
D.背面角度
【参考答案】D
22.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而形成的拍摄角度是( )。
A.平拍
B.俯拍
C.仰拍
D.反拍
【参考答案】B
23.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 )。
A.拍摄距离
B.视场角小
C.景深小
D.场面小
【参考答案】A
24.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是( )。
A.主观性角度
B.客观性角度
C.虚拟性角度
D.新闻性角度
【参考答案】A
25.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具有以下特点( )。
A.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大
B.视角窄范围大景深大
C.视角宽范围小景深大
D.视角宽范围大景深小
【参考答案】A
26.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提高拍摄高度
B.改变色温
C.插入中性镜头
D.改变光圈快门
【参考答案】C
27.视场角愈______,被摄主体成像越______,画面景物越开阔。( )
A.小、大
B.大、小
C.大、大
D.小、小
【参考答案】B
28.电视摄像机标准镜头焦距通常为( )毫米。
A.25
B.50
C.75
D.100
【参考答案】A
29.焦距小于画幅对角线长度的照相镜头称为( )镜头。
A.标准
B.长焦
C.广角
D.超广角
【参考答案】C
30.如果要拍摄远景、全景画面,摄像应采用( )焦距的镜头。
A.长焦距镜头
B.短焦距镜头
C.中焦距镜头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31.摄像中常用的景别,一般有( )、中景、近景和特写。
A.远景
B.全景
C.长景
D.大景
【参考答案】AB
32.画面的景别主要有( )。
A.远景
B.全景
C.中景
D.近景
【参考答案】ABCD
三、名词解释
1.大屏幕[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研]
答:大屏幕是指直观式彩电或背投式投影电视中的屏幕。通常,屏幕的对角线尺寸在40英寸以上。随着科技发展以及显示的要求,大屏幕系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大屏幕显示技术主要包括CRT显示技术、LCD显示技术、DLP纯数字化显示技术、LCOS显示技术、GLV显示技术。大屏幕无缝投影显示的应用来源于指挥监控、视景仿真、立体影院系统,它是适应人们追求亮丽的超大画面、纯真的色彩、高分辨率的显示效果的这一需求而产生的,其在增大画面、提高亮度、分辨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远景
答:电影摄影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表现广阔空间和场面的景别,如自然风光、大规模的群众场面等。从表现功能上细分的话,远景还可以包含大远景和远景两个层次。远景镜头视野开阔,气势宏大,因此镜头时长一般较长,以便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对画面的丰富信息做出反应。
3.全景
答:表现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它的基本拍摄原理是搜索两张图片的边缘部分,并将成像效果最为接近的区域加以重合,以完成图片的自动拼接。全景中一般包括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交代,因此对于影片的一个场景来说,是由全景确立其空间关系和其它影像元素的总体基调。
4.中景
答:表现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中景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出动作路线的场合。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5.近景
答:表现人身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其面积占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近景也是很日常化的视点。在近景画面中,环境空间被淡化,处于陪体地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选择利用一定的手段将背景虚化,这时背景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都只有模糊的轮廓,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突出主体。
6.特写
答:表现人身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拍摄物体微小局部的景别。在特写中,环境几乎完全隐退,而只保留创作者刻意突出的观看主体。当表现人物时,特写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
7.景深
答: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景深通常由物距、镜头焦距,以及镜头的光圈值所决定。除了在近距离时,一般来说景深是由物体的放大率以及透镜的光圈值决定。固定光圈值时,增加放大率,不论是更靠近拍摄物或是使用长焦距的镜头,都会减少景深的距离;减少放大率时,则会增加景深。如果固定放大率时,增加光圈值则会增加景深;减小光圈值(增大光圈)则会减少景深。
8.景别
答:在影视画面中,一般是指被摄对象在镜头中所呈现出的视野范围,他决定观众将看到多少主题内容。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9.中景
答:是指摄取膝盖以上或事物的大部分以及场景局部的画面。中景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出动作路线的场合。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10.特写
答:是表现被摄对象某一局部(如人物肩部以上或头部以及某一被摄对象的细节)的画面,目惊口呆的眼神和清晰的署名等,是对影片更细致的展现,揭示出待定的含义。其特点是抓住现实生活中人物或事件的某一富有特征性的部分,作集中的、精细的、突出的描绘和刻画,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1.几何角度
答:几何角度与摄相机镜头的位置有直接的关系,包括拍摄高度和拍摄方向两个内容。它代表了直接观察的观点。角度决定了画面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